hahabet·集团|首頁

頭版文章:我國鋼鐵行業典型下行歷程分析與應對探討
2022-10-31

圖片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完整、最大規模的鋼鐵工業體系,主體工藝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新發展能力和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均顯著提升,但行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期間經歷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下行歷程。

自上世紀90年代我國鋼材價格逐步市場化以來,鋼鐵行業發展大體經歷了五次典型的下行歷程,成因與應對措施各有側重,但都經受住考驗,並有一定程度提升。筆者就五次典型的下行歷程成因和應對措施進行分析,以期對當前正處於第六次下行周期的鋼鐵行業發展提供借鑑和參考。


一、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五次典型下行成因與應對分析

(一)第一次下行(1993年7月-2001年12月):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價格秩序重構、低水平項目重複建設、不規範競爭,疊加亞洲金融危機和進口衝擊,鋼材價格持續下跌。

90年代初,我國在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經濟高速增長甚至出現過熱,1993年經濟過熱達到高峰,超過60%的投資增速仍然跟不上需求增長,行業保持高盈利態勢,全年利潤總額高達290億元,掀起地方和民營資本投資鋼鐵熱潮。同年,鋼材價格「雙軌制」終結開啟了市場定價模式,原燃料和鋼材價格暴漲暴跌,國家開始加強宏觀調控。
1994年隨着宏觀調控效果逐步顯現,同時冶金工業部決定鋼鐵發展由規模擴張向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和投資增速逐步降溫,鋼材需求增長放緩,價格回落趨穩,行業效益小幅下滑,全年利潤264億元。但前期快速增加的鋼鐵投資逐步釋放,其中不乏大量低水平重複建設項目,鋼鐵市場呈現需求降溫但產量繼續增長的局面,供大於求矛盾逐漸顯現,鋼鐵行業由鋼材數量短缺逐步向階段性、結構性過剩發展,競爭加劇,價格下行,行業效益持續下滑,1997年行業利潤僅23億元。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波及全球,鋼材需求銳減,價格走低,日韓低價出口鋼材衝擊國際市場,進一步加劇我國鋼材價格下行趨勢,供求矛盾進一步激化,全行業處於虧損邊緣,全年行業利潤僅9億元,1999年行業陷入虧損。
我國採取擴大內需以及適當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等舉措,積極有效應對亞洲金融危機。1999年初,國家冶金工業局遵照國務院和國家經貿委的部署,做出了「控制總量,優化結構,大力提高冶金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決定。但是,在鋼鐵行業大規模現代化升級以及民營企業蓬勃興起的背景下,結構優化效果顯著而總量控制影響有限,產量繼續保持增長。2000年,隨着國民經濟重新走上快速增長軌道,鋼材需求旺盛推動價格回升,2001年下半年受「911事件」和入世後進口增長衝擊影響,鋼材價格再次較大幅度下跌,綜合價格指數降至2001年末的75.03,但行業已經開始盈利並逐步上行。
在此期間,我國鋼鐵行業現代化升級、自主創新和管理提升加速,以寶鋼為代表的特大型企業集團相繼組建,並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推動企業運行實現精幹高效發展;以連鑄為中心的六項關鍵共性技術相繼開發並在全行業推廣應用;以全國深入學習邯鋼為代表的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對標挖潛降本增效力度加大,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一批集體所有制鋼鐵企業轉制,鋼鐵企業主輔分離、減人增效步伐加快,生產效率提升。
(二)第二次下行(2005年4月-2006年1月):鋼鐵投資過熱導致低水平產能快速擴張,國內鋼材需求增速不同步,鋼材價格大幅下降。
2002年開始,我國經濟實現跨越式增長,鋼材一度供不應求,鋼材價格大幅攀升(平均上漲20%以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鋼鐵行業出現了1994年以來的首次全行業盈利。豐厚的利潤與回報吸引社會各方資本紛紛進入鋼鐵行業,再次興起鋼鐵投資熱潮,2002-2004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5%、125%和34.3%,產能迅速增加。然而,同期高速增長的鋼材需求仍顯不足,供求失衡風險快速累積,並於2005年暴發。中鋼協首次表示,鋼鐵生產的總體產能已經由不能滿足市場需要轉向產能過剩,產能增長過快與需求增速不足的矛盾成為當時鋼材價格大幅下滑的關鍵因素,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由2005年4月的139.14下降到2006年1月的93.34,降幅達32.9%。2005年行業仍保持盈利,全年實現利潤1274億元。
2006年,全球經濟穩步增長,內需充足外需旺盛。同時,國家相繼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關於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後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等文件,對緩解前期累積的供需矛盾起到積極作用,同期鐵礦石長協價上漲,成本上升和需求增長共同推動鋼材價格上漲。全行業實現利潤1699.5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
(三)第三次下行(2008年8月-12月):國際金融危機引發需求不振,觸發供需失衡,疊加成本支撐下移,鋼材價格下行。
2006-2007年我國經濟增長超預期,鋼鐵行業效益大幅提升,產能規模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危機重創全球經濟,全球GDP增速下降至2.07%,我國GDP也下降至9.65%。內需回落外需疲軟,鋼材需求大幅下降,觸發了本輪供需失衡。同期,鐵礦石價格暴漲暴跌,年初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60%-80%,引發鋼材價格上漲預期,企業盲目進口高價鐵礦石,導致成本高企、資金緊張等問題。後期因進口鐵礦石量遠超實際需求,港口鐵礦石庫存高企,鐵礦石現貨價格與長協價嚴重倒掛,鋼材價格失去成本支撐迅速下跌。此外,企業為應對下行壓力競相壓價,加劇市場波動,全行業開始虧損,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由7月的最高點162.26下降到12月末的103.30,下降幅度達36.34%。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8年11月國家推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包括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有效拉動了國內用鋼需求。2009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包含鋼鐵產業在內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推動各行業逐步走出低谷。其中《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佈局,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和產業集中度,規範行業流通秩序等應對措施。
在此期間,國內鋼鐵行業企業在調整和優化產業佈局方面取得明顯進展,鞍鋼營口鮁魚圈鋼鐵基地一期工程、京唐曹妃甸鋼鐵基地一期工程、邯鋼邯寶鋼鐵基地相繼建成;寶鋼重組韶鋼、廣鋼組建廣東鋼鐵集團,武鋼重組柳鋼組建廣西鋼鐵集團,唐鋼、邯鋼聯合重組河北鋼鐵集團,濟鋼、萊鋼聯合重組山東鋼鐵集團。此外,鋼鐵企業積極開展技術改造、降本增效、新產品開發等系列攻關,提升產品質量、種類和降低生產成本。
(四)第四次下行(2011年9月-2015年12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運行陷入低迷,鋼材價格持續大幅下跌。
儘管在一系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政策驅動下,我國鋼鐵工業與經濟保持同步恢復,2009年實現反轉,全年鋼鐵行業實現利潤554億元(中鋼協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總額,下同),利潤率2.43%。但前期過高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推動多行業產能加速擴張,明顯高於同期需求增速。「十二五」時期,國外市場持續保持低迷,國內需求增速趨緩,我國眾多行業面臨供過於求的困境,而鋼鐵行業尤為凸顯,經濟效益大幅下降,企業大面積虧損。產能尤其是低效產能過剩、需求收縮、競爭加劇、原燃料價格下跌等是導致當時鋼材價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從2011年2月的最高點136.31波動下行至2015年12月的最低點54.48,降幅高達60.03%,當年全行業虧損,虧損額847億元。
2013年、2015年,《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關於印發對鋼鐵、電解鋁、船舶行業違規項目清理意見的通知》相繼發佈,行業進一步開展淘汰落後、打擊違法違規鋼鐵產能等工作,並積極推動沿海鋼鐵基地建設、城市鋼廠搬遷、轉型升級等調整工作,鼓勵有條件企業開展兼併重組,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規範行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隨着鋼鐵工業發展趨緩,企業擴大產能意願明顯減弱,更多企業積極開展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市場形勢倒逼部分競爭力弱的企業逐步退出。面對低迷的市場需求和不斷下行的鋼材價格,鋼鐵行業逐步取得產能過剩共識,開始進入由規模增長轉向品種質量提升的發展階段。2016年,為推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務院印發《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正式拉開了鋼鐵行業去產能的序幕,為「十三五」行業企業實現脫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第五次下行(2018年11月-2020年4月):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經濟下行,出口回落,疊加新冠疫情突發,鋼材價格震盪下跌。
2016年以來,鋼鐵行業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工作,通過三年時間完成壓減過剩產能1.5億噸以上,全面出清「地條鋼」1.4億噸。鋼鐵行業2016年當年實現扭虧,2017年利潤大幅增長至1906億元,利潤率上升至5.47%。伴隨着設備升級、技術進步和管理提升,鋼鐵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並推動鋼鐵產量繼續增長,供給過剩壓力不斷累積。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鋼材出口持續下降,同時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鋼材消費增速減慢,11月份進入需求淡季疊加環保限產力度減弱,鋼材價格開始回落,但仍保持7.2%的銷售利潤率,全年實現利潤2851億元。2019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紅利逐漸退出,經濟增速趨緩導致需求減弱,鋼材價格進一步下行。同時鐵礦石、廢鋼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卻普遍上漲,成本壓力上升,行業效益持續下滑,利潤率大幅下滑至4.57%,全年實現利潤1890億元。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全球需求萎縮,大宗商品價格全面下行,鋼材價格指數降至2020年4月的低點96.62,與2018年8月的高點122.98相比降幅達21.43%,但行業仍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全年鋼鐵行業實現利潤2074億元。隨着我國疫情防控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一攬子穩經濟政策逐步發力,內需穩步回升,疊加國際上供需錯配形成的旺盛出口需求,2020年4月我國鋼鐵行業運行實現V型反轉,並於2021年再次刷新行業效益歷史新高,全年實現利潤3524億元,利潤率回升至5.08%。
縱觀上世紀90年代以來鋼鐵行業歷次典型下行歷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每一次下行都是鋼鐵供需失衡的體現。一個周期內大都要經歷需求增長加速、價格和利潤率上升、產能快速擴張並超過需求增速,供需矛盾不斷累積並導致失衡,行業開始下行。可見,供給和需求的矛盾長期存在,且基本都是在行業上行期間加速累積,在下行期間集中顯現。
每一次下行都有鐵礦石、煤焦等原燃料成本波動的嚴重影響。一個周期內,前期鋼材市場預期良好,原燃料價格不斷上漲,並進一步助推鋼材成本和價格雙升, 後期市場供需失衡,鋼材價格下行,呈現出高成本、低利潤的行業運行態勢。
每一次下行行業深層次矛盾都會顯現,並加重下行影響。深層次矛盾主要有產業集中度低、話語權不足、產業鏈延伸不夠及違規建設等,這些矛盾在行業上行期往往不被重視,不斷累積並持續影響行業發展,成為下一次行業下行的隱患。
每一次下行行業發展都會受到衝擊,同時也取得一定程度的進步。期間,政府、行業企業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如佈局調整、技術創新、管理優化、轉型升級、兼併重組、產業鏈延伸等,鋼鐵產業競爭力也因此不斷增強並為下一次上行提供動能。


圖片


二、我國鋼鐵行業已進入第六次下行周期

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發達經濟體普遍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提振本土經濟,但也給後續通脹危機埋下隱患。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外通脹危機不斷累積、能源供需缺口逐漸增大,導致包括鋼材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

2021年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同樣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當年行業利潤達3524億元(鋼協會員企業利潤),創歷史新高,但12月全行業虧損;鋼材八大品種平均價格從1月份的4870元/噸大幅上漲至5月份的6139元/噸 (其中5月第二周高達6744元/噸),後又在12月降至5235元/噸。11月份,受疫情、能耗雙控特別是地產「暴雷」影響,鋼材需求銳減,價格也從10月份的6065元/噸快速降至5422元/噸,由此開啟本輪下行通道。

之所以認為行業進入了下行通道或下行周期,主要原因是占鋼材消費比重近35%的房地產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很難再維持近年來建築鋼材消費水平,更難提供消費增量,除非有重大調整(如快速大規模推行鋼結構建築),鋼材消費量、價格和效益的較大幅度增長短期內已經不具備支撐條件。

2022年以來,地緣政治衝突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主要發達經濟體掀起加息潮對抗通脹,全球經濟增速持續下滑,鋼材需求明顯萎縮,但原燃料採購成本較長時間處於高位,特別是焦炭已經成為又一影響成本的重要因素。鋼鐵市場呈現供給減量、需求收縮、成本上漲、利潤下滑等特徵,鋼材價格持續下行。總體看,今年鋼鐵行業已經度過最艱難的7月份,8月份實現小幅抬頭,9月份進一步回升,全年將保持盈利,但下行趨勢沒有改變。考慮到疫情、地緣政治、置換產能逐步落地等因素,明年如無重大利好,鋼鐵行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三、應對策略探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中國鋼鐵工業正處於高質量轉型發展關鍵時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全球性的,但也蘊含着無限發展機遇,是中國鋼鐵工業引領全球必須要攻克的難關,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勠力同心,共同應對新形勢、新挑戰,建議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政府層面

一是繼續實施產能產量雙控,積極探索調控新方式。如暢通產能指標、產量指標、能耗指標等要素流動通道,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支撐我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引導底單外產能、統計外產量合規化或有序退出;適時引入合理產能利用率指標,從產量端緩解批建不符等建設端監管困境等。

二是進一步鼓勵支持優勢企業加快兼併重組步伐,包括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及產業鏈重組,大幅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促進產業鏈耦合發展,促進優質要素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發揮更大的重組整合協同效應。

三是加強原燃料保供穩價力度,如進一步加強國產鐵礦石和廢鋼資源保障,適度放開焦煤企業限產管理。

四是鼓勵高端產品出口,充分發揮中國鋼鐵產品競爭力優勢,穩定並提升高端產品全球市場份額。

五是優化鋼材消費結構,推動產業鏈綠色協同發展。如大規模推行鋼結構建築,經初步測算,若考慮80%新增公路橋樑和70%房屋採用鋼結構,年用鋼增量將達到億噸量級(基於2021年數據測算)。

(二)行業層面

一是充分發揮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推動下遊行業廣泛引用鋼鐵行業相關標準,暢通鋼鐵應用通道。

二是加快推動鋼鐵材料替代,如鋼製公共設施、家具、餐具等,也包括鋼結構建築。

三是組織協調產業鏈各方,加強鋼鐵材料基礎和應用研究,促進關鍵共性技術、新材料研發、高端裝備等實現重大突破。

四是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鋼行業能效提升、智能製造、綠色低碳等重點工作。

(三)企業層面

一是以極致能效為主線,開展技術創新、產線升級、管理優化等相關工作,實現節能降碳協同發展。

二是充分把握下行期的發展機遇強身健體。不同於上行期企業要積極生產和固本培元,下行期側重於降本增效、技改升級、兼併重組等,如2015年建龍集團成功整合500萬噸規模的山西海鑫鋼鐵集團。

三是以拓展生存空間為導向,及時謀劃轉型突破提升。如傳統建築用鋼(鋼筋和線材)需求下降,相關企業須及時調整發展戰略。

四是積極推進數碼化、智能化進程,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管控能力和產品質量,逐步建立卓越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

五是堅持「三定三不要」1原則,積極應對,在市場衝擊中獲得新的成長,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結語

「十四五」我國鋼鐵行業已經進入新一輪下行周期,但下行深度和周期長度都不會超過「十二五」時期。經過「十三五」以來持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行業競爭力和抗壓、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應對行業下行的經驗更為豐富,資金儲備更為充足,為行業化危為機、走出困境贏得抓手,釋放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全行業應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注1:「三定三不要」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基於當前市場形勢,向行業推薦的經營原則:即以銷定產,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

圖片